《赣南师大报》
出版时间:2018-05-15
字体:
放大 缩小 默认

行者无疆

--记录欧罗巴大地上有趣的灵魂


作者: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 余步青

早先听闻余秋雨先生在戏剧学研究方面颇有成就,也曾感受过其著作《中国戏剧史》中思想语言之深刻。偶然机会,发现了眼前这本《行者无疆》,便更加领略到大师的文化风范与人文情怀。《行者无疆》是余秋雨先生的欧洲游记随笔,记录了先生一路旅程的思考。我反复品尝其中滋味,沿着余秋雨先生行走过的路领会欧洲的风土人情。

余先生的行程始于意大利的一个城市——庞贝。若不是千年前的那次火山爆发,或许现在还不被世人知晓。古往今来,颓屋残墙,破旧空城总给人一种凄凉之感。但对于一些欧洲城市来说,这种沧桑感,反而包含着伟大。

水城威尼斯,凭借着它特有的生态景观兴起,又以独特的文化底蕴,延续一世繁荣。尽管随着年岁的逝去,当年之美已有消殆,但事实往往如书中那句,“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,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”,厚重的历史感自会赋予它们平和与恬淡。

提及奥地利,人们最先想到的必定是音乐圣殿金色大厅,以及它身后一系列的音乐文化。但余秋雨先生并不从其入手,而是去邻近山区的萨尔茨堡,探寻内心最真的喜爱。与处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大厅的感觉不同,置身于山区,就好像回归成了一个散淡的村野之人。圣贤孔子曾说过: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”奥地利的山地文明以淳朴敦厚、亘古不变带给人安稳;华夏民族的大河文明以通达远近、崇尚流变,给人带来锐意。两者相融,不正是智与仁的巧妙结合吗?

如先生所述:“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,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。”在我们厌倦了河流奔腾般的生活之后,不妨试着去亲近山林,忘记日月的升落,认真追求心深处想要的东西。

巴黎,被余秋雨先生形容为人、文化与审美气氛的聚合。一直以来,法国人都热爱来到塞纳河边,享受交汇的喜悦,遥远荒岛传来拿破仑临终前那声:“我愿躺在塞纳河边,躺在我如此爱过的法兰西人民中间……”这是对集体文化的强烈渴望。也许巴黎的可爱之处便在这里,它很好地保持了闲散与热情间的平衡,它可以尽情地悠闲,亦可以燃起火焰。

文化无域,行者无疆。通过大师的眼睛,我了解了欧洲这片鲜活的土地。“直奔既疑惑又信赖的陌生土地,去叩击一直与蒙昧野蛮裹卷在一起、搏斗在一起的文明。”余秋雨先生的本意,是用欧洲文明来审视自我文明,互相探究、互相理解,然后两方文化一同呼唤“巨大而沉睡的善意”,我想,这便是行者的使命。


赣南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京ICP备12019430号-7 本期已有53336次访问,全刊已有5958623次访问